推普工作

推普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推普工作 >> 正文

认读繁体字,应是少数专家的事

发布日期:2019-04-19    点击:

2019年的“两会”期间,又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学校开展繁体字教育:“建议有关语言文字部门充分调查、深入研究,适时恢复使用繁体字并保留简化字书写简便的成果,至少做到‘识繁写简’和‘用简识繁’,以消除诸多弊端。”(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,2019 年3 月4 日)这种声音,其实自1950 年代简化字方案实施以来,就从未断绝过。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中,甚至不乏像王元化先生一样的名流宿儒。他们以为,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脉,用简体取代繁体,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。

笔者以为,恢复繁体字这条路,既与现行的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的精神相违背,也是根本行不通的。

汉字的历史,源远流长。往短里说,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,一路风尘仆仆,汉字也已走过三千多年的灿烂历程。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汉字的形体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。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:“(汉字)自其变者观之,则文字殆无往而不变。”从古文字阶段的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,到近代文字的隶书、楷书,不断地朝着易写易看、从简从俗的方向发展。和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,汉字发展的总的路径就是简化。从甲骨文到楷书,其象形、表意功能逐渐降低,抽象的符号化特征逐渐增强。

汉字的简化字,跟“繁体字”相对应,指同一汉字所具有的结构较简、笔画较少的字形。繁体字是楷书的一种形态,其表意功能与原始汉字相比,早已显著退化。提倡繁体字的人,如果想从汉字的形体去解读先民的文化密码,似乎应该主张学习更古老的甲骨文,而不是繁体字。委员们所谓的“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,知晓繁体字,就能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”云云,显然不是一种有说服力的理由。

每一时代的文字,都存在着正体与俗体。从字形上看,正体字的笔画比较繁复,俗体字则相对简易。二者既竞争又互补,不过结果总是俗体取代正体,成为新一时代的正体字。比如在秦朝,篆书是正体,一般用在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,而字形相对简易的隶书则是当时的俗体,原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可是到了西汉,情形便迥然不同:隶书一跃而取得了正体的地位,篆书则退缩为历史文字,一般场合不再使用。同样,今天的简化字,相对于繁体字来说,大多原本也是俗体字。20 世纪初,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,一些有识之士提出“采用俗体字”“减省汉字笔画”的建议。经过长期的酝酿讨论,1950 年代中期,大陆的《汉字简化方案》公布实施,1970年代初,台湾地区公布《标准行书范本》,宋元以来长期流行的俗体字被有选择地吸收,大陆确立它们为正体,台湾地区也承认了简体字在手写中的合法地位。今天,国家推行简化字,是符合汉字自身发展的逻辑的。

繁体字难写,是毋庸置疑的。让繁体字取代简化字,从现实来看,既无必要,也无可能。简化字在大陆推行已有六十多年,作为国家法定的规范用字,在大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。试问,今天60 岁以下的人,有多大比例是能运用繁体字进行读写的呢?一些提倡繁体字的人辩驳说,繁体字的字形中蕴藏着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文化意味,比简化字更适合于教学传授。对此,王力先生在1938 年就曾讽刺说:“他们所谓识字的秘诀,是教我们研究古义,以便了解意符,研究古音,以便了解音符。这些乃是文字学家终身的事业,却轻轻放在大众的肩上!文字学家所谓‘秘诀’,等于教饥民‘食肉糜’!而汉字之难学,乃是公认的事实。”1950 年代,王力先生把这个道理发挥得更加透彻。他说:“谁能懂得‘安’字为什么从‘女在宀下’呢?朱骏声(清代文字学家——笔者注)解释‘安’字说:‘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,故安从宀女。’这简直是对女性的侮辱!只有文字学家们知道这个宀不是帽子,也不是什么‘宝盖’,而是代表房子的,但是,为什么女人躲在房子里才算平安无事呢?仍然讲不清。……工农大众不能放下铁锤镰刀专攻文字学,学了也记不住。”

目前,联合国的中文文件,用的也是简化字。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,海外华人曾普遍使用繁体字。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和国力的增强,简化字的传播范围正在迅速扩大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,先后颁布的《简体字总表》,与中国的规范汉字完全一致。泰国于1983 年底,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,繁、简两种字体并用。尤其是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,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逐浪高涌。从2003 年起,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规模发展。立足现实,只有提供简单的、易于掌握的字体,才能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播。

数千年的文字发展史启示我们:随着正体地位的丧失,繁体字必将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,就像甲骨文、篆书一样,认读繁体字也应是少数专家的事,与日常语文生活的关系将逐渐疏远。当然,繁体字在保存历史文献、传承中华古文明等方面,自有其独特之功用。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规定,在下列情形中,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:文物古迹,书法、篆刻等艺术作品,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,出版、教学、研究中需要使用的,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等。